详情页

详情页

DETAIL

市自然资源局:G4高速放线现场,测绘人用汗水浸透山野

发布时间:2025年08月27日

  当G4高速公路的放线蓝图在山野间落地,醴陵自然资源测绘院的同志们用六天时间,写下了“提前9天”的硬核答卷。这六天里,每天5点半的闹钟是冲锋号,7点前的山野是战场,翻山越岭的脚步、汗透衣衫的背影,成了最动人的攻坚注脚。

  天未亮就出发:不变的“晨征仪式”

  “5点半起床,7点前到岗”——这是G4高速公路测绘放线工作的集结号。

  晨光未露时,测绘员已扛着测绘仪穿行在田埂。露水打湿裤脚,草叶划过手臂,却没人停下脚步。抵达现场,大家即刻蹲在地上摊开图纸,指尖划过坐标时,眼角还带着早起的红血丝。

  六天连轴转:山野里的“汗水账本”

  双向16公里的放线路,藏着六天的“不易清单”。

  每天的“体力透支”:钻荆棘丛时,衣服被勾出破洞;爬陡坡时,手脚并用才能稳住身形。一整天忙完,浑身酸痛得连抬胳膊都费劲。

  挥之不去的“暑热考验”:正午的太阳把仪器晒得发烫,汗水顺着安全帽带往下淌,滴在图纸上晕开一小片湿痕。

  藏在细节里的“咬牙硬扛”:有人脚磨起了水泡,贴块创可贴继续走;有人被蚊虫咬得满腿包,挠一把继续标记点位。

  提前9天:是成果,更是勋章

  六天高强度作战,不仅拿下双向16公里放线,更比计划提前9天收官。当最后一个点位标记完成,有人瘫坐在石头上笑,笑声里混着喘气;有人掏出手机给家人报喜,说着说着声音就哽咽——这六天的苦,终于化成了甜。

  泥泞的裤腿、晒黑的皮肤、磨破的手套……这些都是测绘人“勋章”。他们用六天证明:山再高,路再险,只要肯拼,就没有跨不过的坎。

  醴陵自然资源测绘队伍不畏艰难险阻,穿梭在山林间,每一步都踏实地踩在泥土上,用专业的技能和严谨的态度,确保每一个测量数据的准确无误,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,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。

版权所有©醴陵沪农商村镇银行

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689

沪ICP备06030408号-2

服务热线:4009962999

请使用Chrome88或IE1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网站。